刊登日期:2024/4/3
作者:傅柏勳
責任編輯:傅柏勳
核稿:張增瑜


“ 人們不是買你做了什麼,他們買你為什麼而做。
People don't buy what you do; they buy why you do it.” — Simon Sinek

Simon Sinek(西蒙·斯涅克)的著名 TED Talk《偉大的領袖如何激勵行動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s》在 2010 年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美好且重要的 Idea——黃金圈。在這個演講中,他揭露了人們普遍詮釋事情的方式,以及能夠激勵人們、影響人們的領袖特質有何不同。

The Golden Circle / Photo Credit: TEDxTaichung

 「黃金圈理論」點出,能夠鼓舞人心、使人們採取行動的成功領導者或組織之所以與眾不同,並非偶然,而是因為他們習慣優先問自己「Why(為什麼)?」、「為什麼要做這件事?」、「為什麼你的組織存在?」而「為什麼他人要在意你做的事?」。這種「Start with Why(從信念出發)」的思維模式,是一種專注於目標、核心價值和信念的習慣,使得這些領導者不僅僅是追求獲利或完成任務,更能在領導中傳達清晰的目的、目標和信念,連接到人們更深層的情感,與人們共鳴,喚起熱情。他們擁有啟發和驅動人群的能力。這種「Start with Why」的習慣有助於創造更有意義和長期的影響,而不只是短暫的成功。

然而,多數人思考、行為,乃至溝通的方式都是由外而內的。我們知道我們做了什麼,也善於、樂於說我們做了什麼,這是「What(做什麼)」的層面。之後,進一步分享如何創造改變和創新、如何做出差異化、如何更好等等,我們會分享產品的功能、特性、好處、事實與數字,這是「How(怎麼做)」的層面。但很少人清楚知道他們的信念,也很少人能傳遞或回答「Why?」

由外而內的溝通方式相當直覺,因為外層是最清晰的,很容易發現,而內部模糊不明,需要用心去思考和體驗。這是多數人與人相處時的溝通方式,是多數人宣揚品牌的方式。然而,如果你不知道為什麼要做你正在做的事,那麼人們為什麼要被你吸引、受你影響?

Simen Sinek / Photo Credit: TED

 Simon Sinek 指出,「黃金圈」不只來自他個人的觀察,也能在生物學裡證實。

如果你由上往下看看人腦切面,人的大腦正巧可以分成三個主要部分,和「黃金圈」完美相關。我們的大腦最外層是大腦皮質,為我們做理性的分析、語言處理,對應的是「What」。中間的兩個部分是邊緣系統,邊緣系統負責所有的感情,如信任與忠誠,它也同時負責人類的行為和決策,但不處理語言。

換句話說,當我們從外而內溝通,人們的確可以處理這些語言上的複雜資訊,但這無法刺激行為,即便人們知道了所有的事實、數據等細節,他們還是會「覺得不對勁」,這種「覺得、感覺」就是因為我們的邊緣系統並不處理由大量語言所提出的證據,也使得人們遲遲無法做出決定。而當我們由內而外溝通時,就直接對著控制人類行為和決策的腦說話。

“目標不是與每個需要你的東西的人做生意,而是與相信你的人做生意。The goal is not to do business with everybody who needs what you have. It is to do business with people who believe what you believe.” — Simon Sinek

 Simon Sinek 以蘋果電腦、萊特兄弟、馬丁·路德·金恩博士等例子來詮釋,只要改變資訊呈現的順序,就能夠使人們產生共鳴,進而買單。蘋果電腦告訴你「我們做的每件事,我們相信都在挑戰現狀。我們挑戰現狀的方式是使我們的產品有美好的設計、容易使用而且迎合使用者。因此,我們創造了最棒的電腦。」這是從內而外的呈現方式。如果蘋果用多數人的方式告訴你「我們創造最棒的電腦,他們都有美好的設計,且容易上手,也迎合使用者的要求。」聽起來可能就沒那麼吸引人了。

TEDxTaichung 不斷的分享著「我們自始至終相信人們具備改變的力量,每個人都能改變世界。我們透過創造一次次啟發人心的交流、跨領域的專家互動,開啟人們的視野、鼓舞人們在看到方向後採取行動,讓人們看見改變的力量。TEDxTaichung 為世界帶來無可取代的面對面活動。」

The Golden Circle of TEDxTaichung / Photo Credit: TEDxTaichung

“「Why」並不是創造利潤,那是結果,永遠是結果。
And by "why" I don't mean to make a profit. That's a result. It's always a result.” — Simon Sinek

 Simon Sinek 特別強調「Why 並不是創造利潤」。將結果當作動機,那麼動機便是空洞的,既無法感動自己,也無法激勵他人。當你把事情做對了,當你的信念感動了他人,被他人認同,那麼人們自然會用行為支持你,為你買單、為你投票。

Simon Sinek 分享了萊特兄弟的故事,萊特兄弟相信如果能造出飛行機器,將改變世界的軌道。同時間,一位具備了所有成功條件的 Samuel Pierpont Langley 則想變得有錢、想成名,他在追求財富,他在追求的是「結果」。最後,萊特兄弟在 1903 年 12 月 17 日起飛,而 Langley 則因為錯誤且空洞的動機,在萊特兄弟起飛的那天離職。

我常在許多創業競賽中看到人們花了大部分時間在說明產品,卻無法暢談自己為什麼要做出這項商品,甚至在提及自己動機時會回答「為了賺錢」。我可以理解獲利對創業者來說非常重要,但為什麼消費者要為了你的個人利益買單?我會鼓勵創業者換個方向思考,把「獲利」當作驗證你的信念是否符合消費者自我形象的方式,把「獲利」作為確保你可以穩定經營來支持你信念的方式,更能夠吸引人們跟你站在一起。

“你的作為只是證明了你的信念。事實上,人們會做出證明他們信念的事情。
What you do simply proves what you believe. In fact, people will do the things that prove what they believe.” — Simon Sinek

事實上,「buy」除了能解釋為「購買、買單」,還有「認同、接受、相信」的意思。我們可以這樣認為——「買單」你的商品,跟「買單」你的信念其實是同一件事。人們購買一個商品或服務,不是因為產品或服務有多好,而是因為你提出的信念,與他的信念一致,他相信你所相信的。

大部分的購買行為,除了單純滿足需求外,更建立在認同之上。消費者行為學中指出消費者會依據實際與理想的自我概念或形象,來購買符合這些概念的產品。也就是說,我們願意購買這件商品,是因為認同這個商品的外觀符合自我形象、認同這個品牌所代表的價值等等。排隊六個小時買剛上市 iPhone 的人是為了他們自己,因為他們想當第一,因為他們所相信的世界,以及他們想要每個人如此看他們。

因此,如果能在商品設計之時,不只想著「我要設計出什麼產品?(What)」「我要如何賣出這些商品?(How)」而是將重心放在「我為什麼要設計這個商品?」「這件事會傳遞什麼想法?它代表著什麼信念?」「別人為什麼要買單?」那麼更能夠跳脫價格、性能的競爭,直接跟相信你的消費者對話。

當你可以直接跟相信你的消費者對話,你就創造了一個社群。

一個商品很難在推出之時,就被所有人接受。但是你可以在一開始擁抱一個認同你的社群,讓你在決策時有方向,減少不必要的行為及其所帶來的成本,並且可以藉由跟社群互動來蒐集回饋,不斷優化你的決策。之後,你就可以慢慢擴展你的影響力。

這是 Simon Sinek 提到的「跨越分歧」,意即要讓市場接受你的想法,便要吸引早期使用者,直到市場倒向你這邊。為此,你需要去傳遞背後的動機,去找到共同的信念和價值。

不只要改變資訊呈現的順序,更要改變你思考事情的方式。

記住,有價值的品牌都代表一個信念、都在傳遞一個信念,它的價值超越了商品本身。最經典的案例不外乎是可口可樂,它的信念是「帶來歡樂」,而這樣的形象也深刻烙印在幾乎每個人的心中。需要留意的是,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建立品牌價值的機會,相較官網上經過潤飾的「品牌理念」,不經意的言論與決策更能彰顯你的價值。如果你所傳遞的信念是環保,請確保你的所作所為都符合環保,而不是在贈送節日商品時採用層層的包裝。

要使你的一言一行符合品牌的信念,請確保品牌的信念跟你的信念一致。如果你的信念跟品牌的信念和價值主張距離太遠,很難回應社群的期待,做出符合社群期待的決策、行為。因為不一致的信念,很容易在不經意的狀況下透露出真正的想法或意圖,你甚至不會發覺,信念影響了我們的視野與觀點。雖然我們可以透過公關、行銷來建立形象,但品牌的建立並非一朝一夕,社群會透過時間來驗證你的信仰是否符合他們的形象,特別是品牌的信念越是出色,溝通的社群越是獨特,人們的觀察越是細膩。

台灣必須建立「Start with Why」的思維模式。

台灣製造業曾經創造了經濟奇蹟,建立在這個由原物料加工成產品的成功模式,台灣人更善於看見有形的產品(What),更強調產品的特色、功能、差異化(How),而不是品牌或產品背後為人們帶來的無形的價值(Why)。關注產品本身,讓我們忽略了產品和品牌所代表的價值和信念,也讓我們忽略了一次次與消費者溝通信念的機會。

這不僅使我們在消費者心中難以建立穩固的品牌形象,同時在價格訂定上容易受到實際原物料成本的制約。採用「成本加成定價法」,久而久之形成了消費者「這成本才多少」的想法,進而使廠商在價格競爭中廝殺。更糟的是,由於價格競爭壓低了利潤,低利潤使得品牌更難以拓展溝通信念的渠道,難以創造更深刻的消費體驗或活動,提高市占率和消費者忠誠度變得更加困難。最終,台灣品牌在全球競爭的市場中陷入困境,形成負向循環。這就是台灣當前所面臨的瓶頸。

思維模式不僅會形成習慣,還相互影響,並在過程中不斷被強化。部分企業會希望他人以相同方式溝通,例如要求美工在宣傳上強調價格資訊、要廣告公司強調產品優勢等等,這種固化的習慣使企業難以跳脫負向循環。因此,為了打破這種循環,從建立「Start with Why」的思維模式出發,以建立品牌和擬定決策,取代傳統的「利潤導向原則」。

並從企業內部開始,從上而下,由內而外進行溝通。透過一次次溝通,傳遞品牌的信念、決策原則和方式,使之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。當企業上下一心擁有相同的信念時,每次對外溝通都在逐漸建立品牌形象和價值,形成強大的力量。這並不是說不應追求利潤,事實上,大多數企業已經相當關注獲利。然而,要記住,獲利是結果,永遠是結果。

“我們追隨那些引領者,不是因為我們必須這樣做,而是因為我們願意。我們追隨那些引領者,不是為了他們,而是為了自己。
We follow those who lead, not because we have to, but because we want to. We follow those who lead, not for them, but for ourselves.” — Simon Sinek

台灣還面臨另一個嚴重挑戰——缺工,更準確地說是台灣優秀人才正大量外流。企業固然可以將原因歸咎於年輕一代吃不了苦,但不可忽視的是,自台灣步入開發國家行列以來,我們對工作的期望已由追求「生存」,轉變為期望工作為我們帶來目標感和使命感。企業若是缺乏激勵人們的影響力和渲染力,就無法在多元的工作型態、國際人才市場中脫穎而出。

這個挑戰不僅僅牽涉到薪資的問題。即便給足了薪水,當員工無法認同企業的決策或信念,無法在職位上找到目標感、使命感,或因「利潤導向原則」難以發揮所長,那麼人們自然會轉向能夠提供目標感和使命感的外企,或者「安靜離職」,只完成職位的最低要求。這個情況在未來將變得更為明顯,許多敏銳的企業已經查覺到這一趨勢。

我們無法迫使人們追隨,也無法要求員工忠誠,除非他們有意願。而意願源自於「認同感」,正如先前所說的「因為你提出的信念,與他的信念一致,他相信你所相信的。」就像在 1963 年夏天,25,000人在華盛頓的一個購物中心集結,準備聽馬丁·路德·金恩博士的演說,他們為了他們自己出現,那是他們所相信的美國。

因此,企業應該超越尋找員工的想法,去尋找「工作夥伴」,他們是相信你所相信的事的人,他們想成為你正在做的事情的一份子,他們會與你一起奮鬥。對具備「Start with Why」文化的企業而言是個好消息,這些企業更能吸引人才,也讓企業可以透過信念和價值主張的對話,找到認同其信念的人才。人才是成功企業的基石,因此無論就行銷、品牌或是人力資源的角度來看,「Start with Why」是帶領台灣走出困境的關鍵。而就個人而言,「Start with Why」的思維模式更是我們急迫需要建立的能力。


作者的話

作為我們在官網撰文分享的第一部影片,我選擇了這部意義非凡的影片,因為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部 TED 影片。無論是在 2015 年策劃 TEDxDadun,或是 2021 年升級為TEDxTaichung,這都是我最喜愛的 TED 影片。它引導我和團隊在起初就明確了方向,並且一次次地達成目標。

當我開始撰寫這篇文章時,我發現這部曾經相當熱門的影片,卻在發布影片的 13 年後被人們遺忘。在與幾位學生交流的過程中,發現這個世代的莘莘學子普遍沒看過這部影片,也沒聽過「黃金圈」。我感到十分震驚,也感到相當可惜,特別是在這個外在紛擾如此之多的現在,「黃金圈」是如此實用的利器。這更加深了我希望分享這部影片的動機。

黃金圈有助於我們更清晰地釐清自己的初衷、理解自己的動機,進而找到未來的選擇和方向,使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更有目標地前進。身為一個曾經受益於這部影片的人,我也希望將這部影片推薦給我們的社群,同時讓更多人認識「黃金圈」。

你呢?你的黃金圈是什麼?閱讀完這篇文章後,不妨試著把畫出來吧!

推薦觀看
作者

傅柏勳 Po-Hsun Fu

TEDxTaichung 策展人
Organizer, TEDxTaichung

傅柏勳,TEDxTaichung策展人、演說及溝通表達教練。大學時期於各國遊歷,畢業後返回家鄉台中,在看見中部地區擁有豐富的資源及人文後,便於2015年開始與美國TED合作,以TEDxDadun策展,期望透過美好的ideas驅使行動及改變。TEDxDadun成果豐碩,2021年升級為TEDxTaichung。近年,多次受邀擔任各類口語表達競賽講師及評審,深感溝通表達的重要而投入演說及溝通表達的教學與培訓。